据说,2015年中国的数字广告营收260亿美刀,一般一般,世界第二。260亿,别的不多说,最起码能让你的世界充满广告。

以前提及数字营销,我们总是会祭出一张美国发展趋势的大表, 但现实是,如今媒体与技术的更迭速度已经快到了无法用过往的经验去想象未来了! 在这个变革过程中客户和代理都面临选择的焦虑与思维模式的颠覆。那这位朋友问了,我该咋整呢。这个问题问的不好,那,那位朋友又问了,为啥不好呢,因为好难。这个世界变化太快。

编一个新词,叫做:CMD数字营销管理。

创意营销

创意场景化:传统传播讲究reach,用规模化的覆盖强推诉求同时达到洗脑作用,说白了就是,好开心啊,又吃成长快乐了(你的脑海中一定有声音)。数字创意讲究touch,围绕一个核心诉求,不断延展裂变,迭代,旨在激发二次传播(你一定知道挖掘机学校哪家强)。

当一个创意与不同的媒体进行适配,让广告看起来不像广告,我们将之称为“原生化”。我们将这种假装自己不是广告的广告,称为讨厌的广告。但不可否认,这是种有效的手段。据说,一个原生的创意可以让媒介的互动率提升到10%以上。

机器人可以轻松给你100万的点击,可是你的产品也不是卖给机器人的。目前还只有人类能看懂广告,因此迎合人类思维成为了关键。一个迎合大众思维的广告,可以按CPM的形式购买流量,自己做效果。毕竟,让人家承诺效果,是要加钱的。

而创意与技术也可做到融合,这是程序化广告所能做到的,基础理论比如你在淘宝上搜了个羞羞哒的东西,第二天你的整个网络世界都会的羞羞哒。而程序化的更大利用在于,满足你对广告的一切幻想。让所有人看一支广告是上个时代的事情了。同一个品牌,让张大妈看到是大减价,发廊小弟看到的是淘宝爆款,让文艺青年看匠心品质,这就是创意的“千人千面”。据说,一个千人千面的创意可以让媒介的互动率提升到6%左右。

总之,数字的创意是个辛苦活儿,但好的创意可以以一敌百万预算!

媒介数字化:在传统领域,大部分媒介等于媒体;在数字领域,媒介回归了其最原始的定位:媒介是指传播过程中传受双方沟通和交流信息的各种通道,一条微博、一个BANNER,一个工具类APP开机、一个红包,一个产品包装都有可能成为传播的通道,数字媒介更重要的是它的链接价值,背后链接了一帮怎样的人,而不是拘泥于它的形式式。

在关注曝光成本的同时,互动也理应考虑。所有成功的互联网品牌,都有着极强的互动,他们做的或是让你喜欢我,或是和我一起玩,总之不会再不停的告诉你:我真棒!所以,独嗨嗨不如众嗨嗨。

关注曝光成本,更注重流量背后的互动引导,一个100万人次的移动视频投放会带动约5万人次的互动,在每次投放前都需要提前为看到广告的、参与互动、参与分享的受众进行规划,进行创意分级影响,适度引导的二次传播价值比无意义的赠播更应关注。

购买的是媒体,留存下的是人群数据,而不是投完了只收获了一份结案报告,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一波投放,一条监测代码,一条收数代码,对于媒体投放数据的留存可以让企业不至于每次投放都从头开始去猜测消费者在哪,对于一个关注品牌的消费者进行更低成本的重复影响也可以大大提升二次投放的转化率。甚至有些核心媒体的投放或者活动我们都可以将其定位为“收数”,以收集数据为目标,这样面对媒体价格的水涨船高企业也可以掌握自己的主动权。

这个世界变化快,没有什么能长盛不衰。越火的东西,就更有可能变成冲动消费,要小心!

数字营销

 

数字营销领域被浪费的另一半广告费是指:只关注是否买够,不在乎数据沉淀!

数据资产化:在传统营销时代,消费者掌握在代理商及经销商手中,如诸侯王一般;在数字营销时代,对于消费者数据的留存便如同厂房、办公楼、商标一样,是企业的数字资产,可以帮助企业精细化的营销也可以帮助企业抵抗管理上的风险。

参考案例,一个成熟的数字媒体投放,100万的预算除了本身的媒体曝光价值,还可收集数据约5000万条。通过数据交叉分析,我们就可以:不用再去猜消费者想什么,我们可以跟踪消费者去发现他们关注什么!不用再去赌消费者有可能出现在哪个媒体,我们可以追着消费者投在他出现的地方!不用再去对什么消费者都讲促销,我们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消费者进行针对性的引导!我们也可以在整个数字环境下去对比各种媒介、各种创意、各种活动对于消费者的转化到底几何?以此作为数字营销的策略支持。

数字资产的布局获取就跟当年上央视一样是企业和企业拉开差距的一个岔路口。

现阶段的数字营销,面对层出不穷的新型手段和媒体,面对眼花缭乱的营销概念,更需要有坚定的目标,左脑右脑并用去创造化学反应。创意可以与媒介打通,媒介可以与数据打通,创意也可以和数据打通。结合品牌特性,进行体系化的布局,有侧重的推动